有针对性的现状和规划用地分类
2022年05月15日
村域土地利用特点不同于城镇地区,用地分类既要关注城镇空间很少涉及的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又要根据村庄建设用地特征制定不同于城镇地区的土地用途分类标准。由于村庄居民点主要为居住功能,用地主要细分到农村宅基地和配套设施用地二级类即可,由于体量小、占地面积不大,保留型村庄可以不细分出独立的配套设施用地。村庄居民点外的分散建设用地类型相对独立,与周边用地关系相对比较简单、清晰,比如工业、仓储、商业服务用地一般细分到二级类即可满足管控要求。
首先,村域土地利用现状要以“三调”为现状底图的基础,但由于“三调”工作分类不同于现状和规划用途分类,很多地类调查不足以支撑详细规划深度的要求,需要做细化和补充调查。比如作为详细规划重点控制的公共设施类用地,在“三调”中仅合并为科教文卫用地,必须做进一步调查,细分为图书与展览用地、文化活动用地等文化用地,高等、中小学等教育用地,以及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等。类似的,“三调”现状中的公用设施用地,要进一步调查,细化到供水、排水、供电等各类市政设施用地;特殊用地、城镇住宅用地等都要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地类。
其次,“三调”分类与现状规划分类不尽一致,需要进行转换。如“三调”湿地大类中的盐田转化为工矿用地,种植园用地转换为园地,水工建筑用地转换为公用设施用地。
最后,要以“三调” 为基础,结合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农村建设用地调查进行补充校核。
此外,还要详细调查建设用地或设施的空置或者闲置情况,以及已批未征、已征未供、已供未建等存量建设用地的情况。村域层面工作使用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至1:2000,对集聚提升型、城郊结合型村庄和独立的建设用地,要进行更大比例尺的细化调查,以1:5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但最终成果图纸要以GIS格式绘制,便于上图入库和实施监督。
来源: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