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标志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政策作了支持配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调整。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又于193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首次提出了“减租减息”的政策。为将“减租减息”落到实处,中共中央于1942年先后发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规定》《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政策的调整,规定了执行办法。具体而言,“减租减息”政策要求地主进行“二五减租”(即:将租额下调25%)和年利率一般为一分(10%),不得超过一分半(15%),并取消了各种杂租、劳役和高利贷,农民则要加租加息支持抗战,通过这种方式兼顾地主富农和其他农民利益。

“减租减息”政策在特殊时期没有完全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暂缓了对土地所有权的变革,但有效团结了各阶级阶层,争取和壮大了更广泛的全民族抗日力量,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根据地
来源: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