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估
土地评估
温馨提示:为您计算该土地当前市场参考价格
免费发布土地
脱贫攻坚精神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2022年07月01日

怎么样看待中国长期存在的绝对贫困?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研究员从经济史的角度梳理了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历史脉络:“古代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但近代中国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农村黑暗、农业凋敝,广大农民极度贫困。”武力指出,中国实现了农村整体消除贫困,书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给世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减贫事业的成功,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脱贫攻坚”的决心和部署,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研究员从上下同心、改革创新、以民为本、精准施策四个方面阐释了脱贫攻坚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要处理好政府、市场与农民的关系,通过政府、市场、农民三方合力,汇聚全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和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脱贫攻坚更多依靠的是外部力量帮扶,乡村振兴重在依靠改革创新,形成可持续的内生发展机制,农村体制改革、机制模式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造和营销变革等,都是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要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投融资等方面建立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多元化振兴模式,针对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的村庄,采取不同的振兴模式和政策措施。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赓续传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脱贫攻坚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它在乡村振兴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教授说。

来源:人民论坛网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登录/注册
官方微信
加入土地
0411-83129888
周一至周五 09:00 - 18:00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