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法治德治并举善治之魂。“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当前,我国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乡村振兴需要法治与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为建设美好家园共聚合力。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广和用好“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深入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倡导优良乡规民俗,让法治的阳光和德治的清风共同铺满大地,在两者互补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育景美人美乡风文明之魂。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而应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反对迷信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重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和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工作举措,加大资源投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要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建设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来源: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