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业稳产增产关键在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坚持稳中求进保障农业稳产增产,关键在于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愈加凸显。

一是要藏粮于地。既要保耕地面积,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明确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又要优化耕地质量,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力度,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引导各地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
二是要藏粮于技。既要从源头抓良种良技,实行“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制度,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决避免种业“卡脖子”问题,全面保障吃中国粮、用中国种;又要从过程抓耕作技术,着眼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农机,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应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要解决利益机制问题,要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在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
来源: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