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南岸区南山街道放牛村林阁花木园艺场内,49岁的村民刘苹正在为罗汉松剪枝。这里是重庆最大的罗汉松基地,刘苹既是合作社股东,也是销售经理。

过去20多年,刘苹一直在外地发展,从事销售工作,虽有心回家乡干事创业,却因为缺乏一个契机,她始终没下定决心。
2019年初,放牛村成立南岸区林阁花木种植股份合作社,动员村民入股,共同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详细了解情况后,刘苹动了心。
“其实,村里栽种盆景的历史有近百年了,但由于知名度低,一盆盆景赚不了几个钱。但是,我们有政策支持——南岸区供销社,有资金保障——农村商业银行,还有村民们的‘娘家人’——放牛村村委会。”刘苹说,集体经济发展有各方保驾护航,走这条路不会吃亏,所以她也入了股,并凭借多年销售经验当上销售经理。
每天,刘苹都穿梭在园艺场内,带客看货、盘点库存、核定价格,偶尔还亲自上手修剪枝桠,在这里,她找到了干事发展的感觉。
让刘苹欣慰的是,参股的村民们都格外努力,有的致力学习盆景蟠扎技巧,有的参加营销培训,有的走出去为客户设计园林,大家都把合作社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想方设法稳步提升花卉苗木和盆景销量。
如今,盆景真正成了“摇钱树”。昔日只知道简单挣钱的村民,在合作社里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腰包也鼓了。放牛村环境美了,游客多了,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到村里发展绿色产业。刘苹说:“看着村里的发展,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家乡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重庆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