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院内外科技资源,搭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创新平台
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核心+网络”的组织管理创新模式,中科院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为核心,联合院内外黑土地研究优势科研力量,筹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黑土资源与质量演变、黑土地力培育与可持续利用、黑土区绿色与智慧农业、黑土区资源优化与生态屏障4个方向,突破黑土保育重大理论,攻克退化阻控与保护性利用关键技术,打造黑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全域构建黑土区生态屏障体系。以保障黑土地质量安全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总体目标,打造黑土地研究原始创新策源地。

提升野外台站支撑能力,构建黑土地监测与研究网络。中科院在东北黑土区布局建设了17个野外台站和基地,包括中科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等多个国家站。长期以来,中科院围绕黑土质量演变、黑土肥力及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盐碱化治理、保护性耕作等方向开展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在黑土农业生态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以联合创建的“梨树模式”和“龙江模式”为代表的黑土地保护性利用技术模式,在东北黑土区进行了示范和推广,核心技术支撑了农业农村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和水利部“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专项”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打造黑土地研究的人才高地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监测、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其科技支撑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中科院以筹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契机,以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为牵引,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优秀人才,打造世界黑土地研究的人才高地。在土壤质量、耕作栽培、作物育种、智慧农业等领域努力培养一批专门从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创新团队。建设黑土研究领域高水平人才队伍,形成黑土地保护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来源: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