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村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一种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农村走向新型集体经济之路。为弄清现阶段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总结其特点和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单位举办了专题研讨会,组织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对全国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在2018年至2019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调研了近30个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强村。调研发现,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能够促进乡村“五位一体”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可选之路。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类型
当前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形成了多种实现模式。我们根据实际调研的情况,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进行分类。
从始发状态来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一般发生在改革开放后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庄。继发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所在村在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户单干形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弊端出现,村庄转而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从经营方式上来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主要可以分为全资公司、股份公司、经济合作社等几种形式。随着现阶段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行,有关经济合作社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多采用“村委会—经济合作社—企业”的形式,经济合作社相当于总公司,在其下设立相关子公司或子企业。
从发展的动力机制上来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可以分为自我积累型、城镇化引致型和企业家返乡型。自我积累型是村集体通过农业或者工业方面的经营不断积累资金,逐步扩大集体经济的经营规模,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一种模式。企业家返乡带领农村发展集体经济也是常见的一种类型。
从空间位置来看,可以将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类型分为城中村型、城郊村型、乡野村型。城中村占据特有的区位优势,有机会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取得大量的初始资本,能够发展服务业、物业经济等产业。城郊村集体经济比较典型的发展模式是发展物流经济。这些村庄利用其区位优势,作为城市外围物流的中转中心。乡野村距离主要城区较远,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一般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或者工业企业。
从产业类型来看,可以将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分为农业型、工业型、服务型、六产型。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新型集体经济选择了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六产模式”。许多新型集体经济强村通过土地集中经营发展规模农业,同时适当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并以农业为依托,着重发展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
来源: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