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些关键字句,让党的二十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倍感振奋。“开完会回旗里,要赶快把粮食安全相关的部分先梳理出来,给我们中心的同事、农牧民朋友们讲讲。”梅园雪告诉记者。
这些年来,梅园雪工作中绕不开的关键词就是“改良盐碱地”。科左中旗有盐碱地458.5万亩,其中耕地盐碱化面积193.7万亩。为了帮助盐碱地上的农牧民科学施肥、提高粮食产量,从2005年起,梅园雪带领农技员团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综合防治和浅埋滴灌等十余项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累计4972.22万亩。在梅园雪的带领下,科左中旗连续11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先进生产单位”等称号,粮食累计增产1400余万吨。
如今,在盐碱地上奔波三十余载的梅园雪仍旧乐此不疲。“近年来,我们正在全旗开展盐碱地改良试点工作,现在看来效果很好,两万亩示范项目区里,玉米亩产原来不到1000斤,现在已经增加到1600多斤了。”梅园雪说,“下一步,我们准备在全旗大面积推广项目区的技术成果,让更多盐碱地变成高产的‘宝地’。”
来源农民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