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推进乡村振兴更加突出强调粮食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同时叠加的新形势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更为重大。
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郭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家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各地均将此列为一号文件头等大事,非常必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还具有提供生态产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功能,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要振兴,不仅要有“三农”基础之“稳”,更要有农业农村补短板强弱项之“进”,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见突破,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县乡村三级电商和寄递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农村电商市场主体、支持休闲农业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在多地的一号文件中,一系列聚焦农业产业化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的部署跃然纸上。
“当前乡村产业仍面临一些发展短板,如乡村产业往往风险高收益低,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强、金融支持力度较弱、存在土地制度约束等。”郭沛说,2022年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一些新形势,更加需要多元化资金投入,特别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打通发展梗阻,政策加码发力。4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以需求为导向强化中长期贷款等适宜的信贷服务。此前,人民银行也发文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对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下一步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持之以恒地推动人、地、钱问题得以解决和落实。”郭沛建议,要运用好担保、贴息、保费补贴等金融杠杆工具,吸引社会资本进行乡村产业投资,同时创新完善利益链接机制,让社会资本切实具备获利能力;不断优化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做好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土地规划,实施农转用等灵活供地方式,进一步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此外,加快高素质农民培养,继续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华建网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