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乡党委政府为我们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现在田间灌溉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旱涝灾害了。”渝水区界水乡甘村堎村脱贫户肖安平对乡里来的访谈队伍说道。为高质量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界水乡结合“守规矩、强作风、优环境”活动,努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创新开展“半月访”长效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较真劲,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打动民心,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久久为功访得“勤”
脚下沾泥土,方能心中有数。“身上泥土越来越多,才晓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界水乡一位驻村干部感慨地说。为了广泛收集信息,充分了解村情民意,该乡组建访谈工作队伍,常态化开展“半月访”,要求访谈干部不能走马观花,仅凭一两次走访就心满意足,要发扬“三顾茅庐”的作风,握得勤“群众手”,坐得勤“硬板凳”,想得勤“金点子”。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作息时间,实行“晚霞访”“月光访”,通过错时走访,务必做到访民而不扰民。
截至目前,界水乡已开展了12期活动,累计走访344户1338人,收集意见178条。
枝叶关情问得“深”
把准脉搏,方能对症下药。在走访中,该乡实行“四必问”:必问家庭情况、必问困难诉求、必问历史遗留问题、必问发展建议;做到“四必讲”:必讲党的恩情、必讲富民惠民政策、必讲当前中心工作、必讲乡村振兴愿景。
善作善成干得“实”
求真务实,方能纾困解难。群众诉求是干事创业的“风向标”,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该乡对症施策,尤其重点聚焦防返贫监测、兜底保障和产业振兴等方面,努力完成走访的“后半篇文章”,力求打通到群众心坎的“最后一公里”。每次活动结束当晚,各访谈队伍迅速将收集的问题和诉求整理汇总,每周召开一次班子会专题研究,明确牵头领导和解决时限,并向村民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确保让更多更好的乡村振兴政策沁润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