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大连自贸片区内的一家橡胶制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新模式,向合作银行贷款1000万元。这是辽宁省首例以知识产权质押“发明专利+担保+专利权反担保+风控处置机制”来完成融资贷款的案例,也是大连自贸片区深化产融结合的又一重要成果。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
该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是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为进一步扩大生产需要融资,资金缺口2000万元。由于银行贷款传统融资模式持续收紧,企业急需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大连自贸片区探索政银企联动、多品类混合融资,打破了项目融资依赖银行实物抵押贷款的传统思路,实现了知识产权无抵押融资,解决了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具体操作中,评估公司、担保公司、银行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标的物“发明专利”,分析其特点与优势,考虑其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时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企业知识产权最终评估价值。同时,企业通过“发明专利”最终评估价值向银行申请融资贷款,担保公司向银行提供担保,企业以发明专利权质押提供反担保,通过“担保+反担保”双保险模式,银行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
此举通过充分挖掘企业知识产权特点与优势,将企业的“知产”变成“资产”,最大化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同时对企业增强经营信心、加大科研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激励作用。
相较于传统银行贷款,本次贷款质押率高、贷款年利率低,有效减轻了企业融资压力、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减少了重复沟通与人工资料审核,由银行一般项目的三级评审缩短为一个综合联审,大幅缩减了审批流程,贷款过程从申请到放款,审批时间由2个月缩短为5天。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继续发挥先行先试优势,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关注力度和资源配置,通过强政策、聚资源、优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推进并深化产融业务,坚持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为接下来“知识产权证券化”在片区落地奠定基础。
来源:学习强国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大连土地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